向莉,1979年8月出生,湖北建始人,2009年1月加入民革,现任恩施市实验小学教科室副主任。扎根教育沃土24年,向莉老师用情育人,润物无声,用爱心、专业和责任书写着一个个教育故事,让音符汇聚成梦想的海洋,被表彰为2024年恩施市“好教师”。
“不负韶华不负卿”,人们常说这句话是描述爱情的,其实不然。自2001年11月参加工作以来,我和我的“伴侣”——音乐教学已倾心相恋了24年。韶华灼灼,时光潋滟,我用痴心谱写了行走在音乐教学上的深情恋歌。
作为一名音乐老师,每当我看到孩子们陶醉在我弹奏的乐曲里,跟着我一起舞动的时候,我也特别享受,我更时时告诉自己,让我的音乐教学一定要有温度有力量。
2006年秋,我到恩施市白果乡小学支教,我和伙伴的到来给校园带来了动听的歌声和多姿的舞蹈,婉转的旋律也温暖着孩子们的心。
有天晚上查寝的时候,看到几个住读的孩子棉被太单薄,就给他们买来毛毯,孩子们抱着我,不停地说着谢谢。之后的音乐课上,他们唱得更欢了,跳得更美了,眼里藏不住的笑意好似在说“向老师,我爱您”,他们爱上音乐,爱上了我,这不就是我支教的目的吗?
临近支教结束,我利用课余时间为一到六年级各班的孩子们来编导了一场联欢会。我想用这种方式告别,一定很特别。为了给孩子们节约开支,我多次回城里找民族服饰店借演出服,借不到的卡通服装就自己买材料亲手制作。支教结束了,联欢会动人的旋律在我的心里久久回荡......给孩子们的成长搭建平台,用音乐抒发他们童年的快乐,这正是我作为音乐教师的责任和担当。
2019年“六一”前夕,我到板桥镇堤场小学参加“助力精准扶贫,服务贫困学生,关爱留守儿童”社会服务活动,为小朋友们送去了学习用具,还给一二三年级的小朋友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,为山区的孩子播下了艺术的种子,让音乐的种子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。
2022年5月,当我得知所任教年级一位同学相继失去了重病的父母,只能随年迈爷爷生活的情况,我便时时关注这位小女孩。为了让她阳光起来,我特意在“六一”活动编排了励志的节目让她参加演出。看着她随着欢快的旋律快乐舞动的样子,我知道此时她在音乐中获得释放,同时又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力量,这就是音乐的魅力。
在艺术教育资源匮乏的前些年,完成学校“走教”“协同教育”的教学任务,是我本校教学以外的重要工作。
实验小学到五峰山小学的这条路,我一走便是三年。
每周一午饭都来不及吃,我就匆匆奔向五峰山小学,为的是不负孩子们对音乐课的期盼。我还与恩施高山地区红土乡茅田小学、湖坪小学的十几个孩子结下了深厚的情谊,连续几年每周在学校“同步课堂”通过视频连线给高山教学点的孩子们上课。看着视频中十几个孩子跟着我手舞足蹈,跟着我高声演唱,我看到了他们对音乐的渴求,激励我更加用心地备好每一节课,只为他们在视频里一声声隔空呼喊的“向老师好,向老师好!”
“如果爱,请深爱”,我很喜欢这句话。带着对音乐教学的一片痴心,我始终行走在不断学习的路上,在学校的培养下,我多次参加省、州、市骨干教师培训、音乐教学比赛、教师个人技能大赛,并不断将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注入自己的教学中,生成灵动的、极具我个人特色的音乐课堂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二十多年的一线音乐教学经验,为教育科研积淀了基础,为课题研究带给了实践素材,数次的荣誉和成绩都是对我努力的最好证明,也是我对音乐爱得深沉的最美诠释。
“不负韶华不负卿”,岁月可回首,韶华须珍惜。
回味和音乐教学倾心相伴的24年,我依然怦然心动,因为我用爱谱写了音乐教学的动人篇章,用情滋润了孩子们纯真的心灵。
在恩施市实验小学的这片沃土上,我与音乐教学的爱恋将会更加悠远深长,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,怀着一生的真情,继续在三尺讲台上,勤勉奋进。
信息来源:民革恩施州委会